澳醫參與內地培訓 五十七澳人獲移植

澳器官移植填補空白

去年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與澳門衛生局在澳門簽署《關於澳門與內地人體器官共享合作意向書》,旨在推動澳門地區器官捐獻與移植的全面發展,目前協議細則正積極推進落實。在基金會的協調下,澳門已有多名醫護人員參與“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培訓課程,將為澳門器官捐獻與移植提供更多人才。截至去年十一月八日,在內地接受公民逝世後捐獻器官移植例數的澳人達五十七人,等待器官移植的終末期器官功能不全患者還有廿七人。

赴內地西班牙培訓

去年十一月,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與澳門衛生局簽署《關於澳門與內地人體器官共享合作意向書》。根據兩地器官共享政策,基金會將協助澳門納入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建立澳門人體器官的移植等待名單、匹配系統等,並提供人員培訓和技術支持,推動澳門地區器官捐獻與移植的全面發展。

器官分配與共享協議後,澳門與內地就人體器官共享的行政、法律、技術等全方位的支持具體細節正逐步落實。

據悉,目前澳門參與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組織的“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課程共有醫護人員八人,其中兩人到西班牙參與國際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高級培訓班。另外,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科及相關科室參與器官移植專科培訓的醫護人員有十多人。

廿七澳人等候分配

儘管澳門地區器官移植,有基於一九九六年通過的《人體器官移植法》為基礎,但由於澳門沒有開展器官移植,更由於信息渠道不暢及坊間眾多不實的謠傳,社會對器官移植存在一定的誤解。儘管鄰埠香港有器官移植,卻只允許香港巿民輪候,對於澳門病人,只接受患者帶上自備的捐獻者進行活體器官移植手術;無適合捐獻者的終末期患者只能各尋門路。

根據二○○七年生效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人體器官移植優先對中國公民,包括港澳台居民。因此,澳門居民要接受器官移植的合法途徑,只能前往內地。二○一六年十一月七日,在國家衛計委協調、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移植團隊的協助下,澳門成功實施了首例本地活體器官移植,填補了澳門體器官移植事業的空白。

隨着澳門與內地人體器官共享合作意向書的簽署,有望顯著填補澳門地區器官移植的短板,為澳門地區終末期疾病患者帶來福音。澳門在內地接受公民逝世後捐獻器官移植例數的數量達到五十七人,在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等待的還有廿七人。

冀常規服務惠澳人

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去年十一月在“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地區器官捐獻與移植學術研討會”上指出,澳門是內地通向世界的窗口,從器官移植事業長遠來看,合作協議簽署的意義,不單只是滿足澳門六十多萬人口的需要,更將通過發揮澳門平台作用,實現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在器官移植上的對接,同時實現“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器官移植事業,通過澳門向世界推廣中國器官移植模式。

目前,澳門民間也有自發組織進行器官捐獻知識的推廣及普及,相信在時機成熟時,器官移植可成為澳門的常規服務,惠及更多澳門居民。

何曉順團隊進行全球首例“無缺血”腎移植手術

首例“無缺血”腎移植患者手術成功

來源: 《澳門日報》2018年5月7日 第A01版:澳聞

© Copyright 2018 - Dr. Stanley Ho Medical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