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頂新技術治肺癌

每年二百多宗 新法助早診早療

肺癌是本澳常見惡性腫瘤,衛生局表示,每年約有二百五十至二百八十宗新症。衛生局專科近年開展新診斷技術和治療方法,有效提高肺癌早期診斷和分期,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和提升病人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昨日下午三時在公共衛生應急人員宿舍會議廳舉行記者會,由衛生局副局長、山頂醫院院長郭昌宇,醫務主任彭向強,胸肺科主任張德洪主持介紹。

據悉,山頂醫院自二○○三年起開展單孔式腔鏡外科手術,透過小儀器穿透身體做手術,創傷小,療效優於常規手術,近年更運用於如肝臟腫瘤、胰腺腫瘤等複雜手術。目前大概七成外科專科醫生掌握該技術,一個切口可解決多個手術,技術覆蓋成人及新生兒手術等。

山頂醫院從去年下半年起,衛生局胸肺專科開展氣管內超聲檢查和氣管內超聲引導針穿活檢技術(EBUS-TBNA),進一步提升活組織檢查的安全性和準確性。若內窺鏡無法檢查,透過超聲波探頭穿刺,抽活組織檢查。臨床應用指徵包括疾病早期診斷、鑑別良性或惡性病變、通過病理組織分型評估治療成效等,操作安全提升,併發症和死亡率都極低。

為進一步加強早期肺癌的診斷、分型能力,衛生局已開展電磁導航支氣管鏡(ENB),採用GPS全球定位系統相同技術,對肺部病變精確導航定位。

導航定位肺部病變

利用纖維鏡透過氣管,準確到達病灶,目前已試行十四例手術。臨床應用包括導航活檢、外科手術標記定位、放射治療基準標記、惡性腫瘤微創介入治療等。ENB最大的優點就是極為安全,因為在活檢時不會觸及胸膜,所以出現氣胸合併症十分罕見,避免了因診斷需要活檢而出現的不良影響,提高了診斷的質量。

標靶治療成效顯著

配合當局十多年前已開展肺癌標靶治療,大多數有相關基因突變肺癌病者,根據其實際情況給予相應標靶治療,讓不少患者受益,成效顯著。隨着新的免疫治療藥物的研發和應用,肺癌治療的成效有顯著改善,讓更多的肺癌病人受益於科學技術發展的成果。

山頂醫院治癌技術不斷提升

衛生局舉行記者會介紹醫療新進展

來源: 《澳門日報》2018年7月10日 第A02版:澳聞

© Copyright 2018 - Dr. Stanley Ho Medical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